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山西关铝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0 19:48:30  浏览:832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山西关铝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山西关铝股份有限公司(筹)股票发行工作的通知


1998年5月27日 证监发字[1998]137号


深圳证券交易所:

  山西关铝股份有限公司(筹)采用"上网定价"方式发行股票的发行方案已经我

会证监发字[1998]136号文批准,请你所按照我会证监发字[1996]169号和

423号文的有关要求,组织好此次股票发行工作。本次发行要先验资后配号,对

申购资金到位情况要认真查实,凡资金不实的申购一律视为无效申购。申购冻结资

金的利息,按企业存款利率计息(3天)部分归发行公司所有,其余部分存入交易

所设置的专户。发行申购后1个工作日内,请你所将发行情况反馈表传真至我会

发行部;7个工作日内,请将发行申购、冻结资金和认购中签明细的磁盘报至我会。

未按时上报有关发行资料的发行公司不予安排上市。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应当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应当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
1992年5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云法研字〔1991〕第5号《关于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犯走私毒品罪能否适用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且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二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中规定的“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应当注意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于被利用、教唆、胁迫、诱骗参加上述毒品犯罪活动的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一般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参加上述毒品犯罪活动的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人,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则应当依照《决定》第二条第四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此复。


江苏省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171号)


  《江苏省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00年9月21日经省人民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季允石
                         二000年九月二十二日
       江苏省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防治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废弃后造成的环境污染,切实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销售或者在经营中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或者塑料袋的单位或者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一次性塑料餐具,包括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非发泡塑料餐具;所称塑料袋包括超薄塑料袋(厚度小于或者等于0.025毫米)和非超薄塑料袋(厚度大于0.025毫米)两种。


  第四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禁止销售或者在经营中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超薄塑料袋(保鲜袋除外)。
  自2001年1月1日起,本省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第五条 对违法生产、销售和在经营中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或者违法销售和在经营中使用超薄塑料袋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市容环卫、计划、经贸、卫生、交通、旅游以及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查处。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的替代产品的开发、推广和使用,鼓励对废弃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的综合利用,对生产和科研单位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


  第七条 对违法生产、销售和在经营中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或者违法销售和在经营中使用超薄塑料袋的行为进行举报的,当地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第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公民使用非一次性餐具和纸质、布质购物袋,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塑料废弃物。


  第九条 铁路、交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检查铁路、公路车站、港口、码头、运输车船和旅游景点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废弃物的回收、清运和处置工作。


  第十条 一次性非发泡塑料餐具或者非超薄塑料袋的生产者、批发销售者对其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销售的一次性非发泡塑料餐具或者非超薄塑料袋负有回收责任,应当设置回收站点或者建立回收网络,使年回收量达到60%-80%;并将其生产或者销售的品种、数量、回收量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如实申报。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废弃物,应当将其投放于固定的垃圾收集站、点或者容器内。
  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旅游景点、饮食娱乐服务业单位必须在经营场所设置回收容器,回收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废弃物,并负责清运处置。


  第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不如实申报或者回收量达不到本办法第十条要求的,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改正,并可以对个人处以1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关闭。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销售或者在经营中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或者超薄塑料袋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违法所得两倍以下罚款,最高不超过10000元。


  第十七条 行政执法部门在收缴罚没款时,应当向当事人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没收据;罚没款应当及时上缴国库。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